震灾预防。甘肃省自建立地震机构以来,就承担着为建设地区提供基本烈度意见的任务,先后编制了“甘肃省地震区划图”、“陕甘宁青四省(区)地震区划图”以及在此基础上经现场考察提供建设单位数百次的地震烈度鉴定意见,为甘肃及西北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设计依据。
随着我国防震减灾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的转变,甘肃省震灾预防工作从规范管理入手,以提升城市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能力为切入点,依法加强重大建设工程、一般建设工程以及学校、医院、集镇、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监管,省市州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并进入当地政府行政审批中心;颁布了《兰州市区建筑抗震规程》、《甘肃省建筑隔震减灾应用技术导则(试行)》《甘肃省活动断层分布图》、《甘肃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规范规程,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各类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科学性,解决了“城中村”的抗震设防问题;积极开展老旧基础设施、病险水库的抗震性能鉴定。近年来,省级地震部门审批确认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200多项,市县地震部门确认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7000多项。全省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率达到90%以上、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率达到85%以上,现有建筑物抗震能力日益提高,生命线工程和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甘肃省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起步较早,经历了探索实践、政策引导、全面铺开的过程。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大力实施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托依托灾后重建、移民搬迁、危旧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下山入川工程等项目,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部署,通过科普宣传、技术咨询服务和农村工匠培训,全力推进抗震农居建设。全省共建成抗震安全农居375.5万户,占全省农居总数的77%,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明显提高,具备了抗击地震、暴洪、泥石流等灾害能力。特别是陇南、甘南、平凉、定西、张掖、武威等市州建成的地震安全农居经受住了破坏性地震的考验,取得了良好的减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