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单位概况 >> 发展历程 >> 正文

发展历程(六)

发布时间:2024-03-05 09:10:4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法治建设。大力推进防震减灾法治体系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定》、《甘肃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甘肃省地震预警办法》等法规规章。省市县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性规章制度250件,涉及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10 大类,基本形成了防震减灾制度体系。省地震局4项防震减灾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被省政府公告确认,并全部进入省政府政务大厅。省市州和85%以上的县区地震部门获得了同级政府确认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全省拥有执法人员365人,监督人员109人,省市州、县区市获得了执法主体资格。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全省范围在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重大建设工程和易产生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执法工作,查处违法行为、违法案件近40起,有力地推动了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2次接受了省人大常委会对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了各级政府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自觉性;省政府参事室有关领导分2批对全省农居地震安全工程进行了实地调研检查,向省长提交了进一步加快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的报告,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创新开展。省抗震救灾指挥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应急准备、震情跟踪行政监督检查,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近年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相继印发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文件,确立了5年内全省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目标。省委宣传部与省地震局建立了年度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省地震局与教育、广电部门建立合作机制,省地震局联合有关部门制作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读物、科普教育片、动漫宣传片等,满足宣传教育的实际需求。目前,全省命名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93所,市县级156所;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3个,省级13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0个。各级宣传、地震及有关部门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公益宣传,年平均受教育人数达到300万人次,社会公众防震减灾仪式和自救互救知识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