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震害防御 >> 应急救援 >> 正文

新技能是一招一式练出来的——2018年第一期地震救援技术培训班侧记

发布时间:2018-02-11 09:45:3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1月19日是2018年大寒节气的前一天,正是兰州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加上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2060米的海拔,即使是白天,气温降到零下10摄氏度也是常有的事。在单项技能训练场上,寒冷的天气对这里的救援技能训练好像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只见一名身着橘红色救援服的战士戴着头盔、护目镜及手套,按照技术要领依次开展搬运、检查、启动链锯的动作,然后双腿呈半马步,左手紧握链锯的前把手,右手握住油门把手,在呜~呜~呜~的轰鸣声中,一片片厚度在1-2厘米间的正方形木块被快速切下,整整齐齐地摞在地上,一系列标准动作完成后,操作战士庄重地在最上层一块木片上签上自己的姓名。原来,甘肃省地震局正在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培训甘肃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18年第一期培训在隆冬季节已经拉开了帷幕。

用实际行动落实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

2018年1月10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召开视频会议。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传达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要求地震系统各单位准确领会和把握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和联席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认真谋划和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

中国地震局视频会议后,甘肃省地震局高度重视会议精神的落实工作,甘肃省地震局分管应急救援工作的副局长石玉成于1月11日召集应急救援处、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管理中心、地震应急中心负责同志,研究应急救援领域的具体贯彻落实措施。石玉成指出,应急领域三个部门和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对国院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和中国地震局视频会议精神的学习;要读懂吃透,认真践行,结合甘肃省防震减灾工作实际,提出具体的工作举措,拿出切实的工作方案,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立即着手开展工作;要认真总结好2017年的工作,认真筹备2018年甘肃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研讨;要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扎实做好应急预案、救援队伍、指挥技术系统和应急物资等各项准备。石玉成特别强调指出,要克服简单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方式,一定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上级会议精神。据此,甘肃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管理中心和地震应急中心确定了2018年1月份的三项重点工作:一是立即对甘肃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一次技能培训;二是组织专家组严格测试陆续到货的救援设备;三是组织专家组到市县开展地震风险评估。其中,关于培训救援队的提议,很快得到了武警甘肃省总队的大力支持,机动支队立即调整其它训练任务,从1月14日起,安排工兵中队专心参加为期一周的地震救援技能训练。

培训课程设置以问题为导向,强弱项,补短板

甘肃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03年成立,人员由武警甘肃省总队机动支队搜救队员、武警甘肃总队医疗急救队员和甘肃省地震局技术专家组成。搜救队员因兵役制度,每年都有队员退伍,有新队员接替工作。为不断保持和提升救援能力,甘肃省地震局每年都要对救援队组织开展4-6次专项培训。此次培训共有 69人参加,其中18人为新补充的队员。在充分掌握本期队员技术基础的前提下,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的教官团队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制定了极具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开设了《地震救援行动安全策略》、《地震救援标识系统》、《救援装备概论》、《房屋建筑结构》等;实操部分涵盖了搜索、基础绳结、障碍物移除、GPS操作、卫星电话使用、破拆等训练科目。本次培训还设计了一次野外山地搜索训练和夜间训练科目,以检验队员在复杂地形、严寒条件、黑暗条件下对各类装备的操作、保养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安全行动理念。在开班前,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的教官团队重新设计并搭建了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狭小空间,准备了七大类824件器材设备,两次冒雪到距基地3公里处的山区踩点、预设搜索标识物。培训的最终效果,还要通过分组考核、单兵考核和理论笔试的方式检验,确保培训真正达到补短板、强弱项的目的。

下绣花功夫,一招一式练就精准救援本领

此次采用先讲理论,后实际操练的培训方式,理论仅占培训时长的30%,把70%的时间留到了场地实训。1月14日-19日,先后训练了人工搜索、仪器搜索、常用救援基础绳结和盘绳练习、场地障碍物移除、破拆、切割、包扎、伤员搬运、GPS操作、卫星电话使用等。为保证培训效果,培训过程中把学员分为基础组和能力提升组,尤其在实操培训内容安排、教官施教方式、使用的器材等方面都进行了区分,要求所有救援队员下一番绣花功夫,一招一式扎实训练,练就精准过硬的救援技能。比如,在训练急救技术时,要求新队员潜心训练好心肺复苏术、小绳背负伤员术和单人扛运伤员术三项技术,而老队员不但要熟练掌握训练单人衣领拖运法、双人衣领拖拉法、双人拉车式操作法,还要训练为伤员裹毛毯、复苏体位训练、脊柱板应用、铲式担架应用、船型担架垂直固定伤员、废墟上转运伤员技术等。每项技术的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直至一气呵成。再比如操作起重机训练,从如何评估操作环境,怎样估算起吊物大致重量,到如何开启动力源,如何固定车辆,如何起落支腿,如何用大臂小臂抬升与转向等,基地教官都要不厌其烦地手把手训练队员。每天的训练内容,经反复练习后,当天进行现场考核,或按小组考核,或按单兵考核,要求每名队员对所学的每项技术的动作要领,不但要熟练操作,还要能够准确口述。比如,在链据精准切割考核操作中,每名队员限定2分钟时间,要求完成器材搬运、安全检查、启动链锯、切割木片一系列动作,所切木片厚度必须在1至2厘米之间,老队员完成15片者为合格,新队员不低于8片。严格的要求,刻苦的训练,练就了精、准、快的本领,有一名叫王迪的老队员两分钟内切出了22块合格的木片。

此次训练不但安排了白天训练,也安排了夜间和野外实战训练。1月16日晚上,气温为零下八摄氏度左右,从19时到23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夜间多种照明装备的架设和撤收训练、狭小空间急救转运伤员训练和竖向破拆、斜向破拆训练。1月18号,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6名教官,带领 69名队员,踏着近5厘米厚的积雪到达距基地3公里外的山区,开展野外搜索训练、山地架设支点与建立绳桥系统训练以及高山复杂环境下卫星电话的使用训练。其中搜索的具体训法是把队员分为两组,每组20人,练习利用地图、使用GPS、罗盘等工具,依给定的经纬度,采取仪器定位和人工搜索方式,找寻预先设置在山地当中的8个目标点,这些目标物或被隐藏雪地里石块下,或在树叶中,或在树干上,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找到的,发现目标后由队员使用卫星电话拨打教官的手机报告情况。

此次训练,兰州国家陆搜寻与救护基地教官团队训前准备充分,武警甘肃省总队机动支队工兵中队全力配合,中队干部全程跟训,尽管是在低温环境下训练,但全体队员训练热情高涨,组织纪律性强、严格按课程设置施训,既检验了装备的耐寒可靠性,又锤炼了救援队伍的意志品质,有效提升了队伍的救援能力。下一步,甘肃省地震局将与武警甘肃省总队召开联席会议,详细研究2018年救援队伍和搜救基地建设发展重点任务,全方位做好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准备,以踏实肯干的作风,开启2018年防震减灾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