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大力夯实基层防震减灾救灾基础,按照省、市有关会议部署要求和《平凉市“防震减灾救灾基础夯实年”行动方案》,平凉市地震局组织全市地震系统利用2个月时间,深入乡镇(社区)和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开展防震减灾培训,着力提升基层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全领域参训。结合“三网一员”和“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深入全市117个乡镇(社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暨地震应急演练培训,重点培训乡镇(社区)分管领导、基层党员干部、防震减灾助理员、宏观观测点观测员、灾情速报员及村社干部等1.2万人,做到了基层防震减灾关键岗位全覆盖。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第一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专题讲座388场次,累计覆盖师生20万人,提升了学校地震安全教育水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工矿企业,举办防震减灾专题培训班,培训安全管理人员300余名,增强了重点企业地震安全防范意识。
二是全要素拓训。全力构建“理论+实操”双轨科普培训体系,针对基层乡镇(社区)干部、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职工、村社居民等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运用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现场演示、互动问答、实操演练、普及预警程序等多元方式,消除培训盲区。对乡镇(社区)党员干部、村社干部,从地震基础原理、灾害预警知识,拓展到应急避险技能、灾后自救互救方法以及心理疏导技巧等多个维度开展综合培训,筑牢基层防震减灾基础防线。结合精准扶贫、结对关爱等活动,组成宣传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庭,上门发放宣传资料,帮助设置手机地震预警程序、关注“陇小佑讲地震”科普栏目,现场讲解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利用“开学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重点时段,组织开展地震科普专题讲座,通过地震预警警报模拟、就地避险、紧急疏散等活动,引导家长安装预警程序,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目标。利用乡镇逢集日、物资交流大会等时机,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播放宣传音频、展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营造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让地震科普知识和科学避险常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确保防震减灾知识“看得见、听得懂、带得走”。
三是全链条实训。为确保实操课程精准落地,以乡镇、社区、学校、医院为核心阵地,组织开展高质量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将防震减灾知识转化为群众实操技能。各乡镇(社区)围绕紧急避险、逃生疏散、自救互救等内容,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117场次,进一步检验了理论培训成果,增强了乡村干部对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的熟悉程度,筑牢抵御地震灾害“最后一公里”防线。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388次,以逼真场景检验师生应急能力,实现了从预警响应、疏散逃生到救援处置的全流程模拟,切实增强了全体师生的科学避震能力。各类医院以实战化为导向,构建“灾前预警一临震避险一应急救援一灾后安置”全链条实训场景,通过多岗位协同作战、多环节衔接演练,有效检验和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应急响应速度、现场处置能力及协同配合水平。
四是全方位促训。培训以情景模拟、互动问答、实践演练等沉浸式教学贯穿全程,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让参训人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度掌握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依托线下专题讲座、开展面对面科普,线上运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推送防震减灾知识要点和应急避险技巧等内容,实现从“单一模式”向“多维模式”转变,全面提升了防震减灾科普培训宣传实效,确保“防震减灾救灾基础夯实年”重点任务落实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