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省局动态 >> 正文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介

发布时间:2017-10-19 00:58:0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辅以各种空间技术、精密观测技术,实时动态监测大陆构造环境变化,探求其对资源、环境和灾害的影响的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

该项目拟在原有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础上,建立由基准网、区域网、数据系统三大部分构成,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多尺度、实时和多种卫星定位系统兼容的地面观测基础设施,为地壳运动及动力学、地震预报和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服务于军事测绘和大地测量,以及社会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

中国地震局的建设任务由全国27个省(市、区)地震局负责基准站属地化建设。其中甘肃省境内目前共设19个GNSS基准站,其中由甘肃省地震局负责建设的8个基准站分别位于古浪、嘉峪关、景泰、静宁、玛曲、岷县、清水、武都。其余各站分别由气象局、总参测绘局和教育部负责建设。同时,甘肃省地震局负责全省19个GNSS基准站的通信系统建设及维护。

甘肃省19个GNSS基准站统一采用美国天宝(Trimble)导航公司先进的GPS观测技术,进行连续高精度GPS观测,其观测数据通过网络实时或定时传输至中国陆态网数据中心。

GNSS基准站观测系统包括GNSS接收机、GNSS天线、气象仪、交流UPS供电电源、直流UPS供电电源、数据存储及备份设备(NAS)、数据通信系统及音视频监控系统,并于2014年5月安装了实时监控系统。

甘肃GNSS基准站自建成以来,观测系统状态良好,数据存储系统及通信系统性能良好、状态稳定。产出数据资料完整、连续、可靠。

GNSS基准站主要产出50HZ、1HZ和30s采样率的GNSS原始数据及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数据。其中1s的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国家数据中心,30s的观测数据由国家数据中心每天定时通过FTP方式获取,50Hz的观测数据在大地震发生后,通过FTP或现场方式获取。

甘肃GNSS陆态网络观测连续稳定可靠,其数据资料主要用于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及预测预报等。产出的数据是监测地壳形的重要研究资料,在甘肃及邻区的地震监测预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GNSS基准站为科学研究、应用研究提供多采样率、高分辨率的随时间连续变化观测数据。产出的数据主要用于监测和研究地壳运动变化图像、水汽含量变化图像、电离层变化图像等。

“中国大陆就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甘肃GNSS基准站的建设与应用”被评为2014年度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

甘肃省GNSS基准站自2012年起开始参加年度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质量全国统评,截至2016年,获得前三名奖励共计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