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革命史上,南梁是一个让后人敬仰的圣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红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这里有传统的窑洞、红色文化,更是伟人思想光芒的绽放地。
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认识,培养我们领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这些党员能够更好接受红色革命的传统教育,局机关党委策划组织全体员工前往红色革命圣地——南梁,参观和学习革命圣地的红色文化,重温老一辈红军的革命之路。
2018年6月8日早晨坐上开往华池的大巴,正式开始了南梁红色之旅。我们乘坐的汽车行驶在这片孕育中国革命的黄土地上,窗外蜿蜒曲折的沟壑、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不觉间已抵达此次红色之旅的目的地——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革命纪念馆坐落于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占地33亩,总建筑面积2281平方米。纪念馆大门面南,为石箍古式城门楼,高10余米,门洞上方横铸“荔园堡”三个大字;大门左侧,竖刻着陈云同志题写的“南梁革命纪念馆”馆名;城门上面是座典雅的瞭望亭。进入城门是一座高大的仿古牌坊,正中刻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南梁革命纪念馆”七个大字。穿过牌坊门,便是南梁革命历史简介牌,其后矗立着南梁革命烈士纪念塔,塔高34米,象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于1934年。塔的正面,镌刻着胡耀邦同志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黄色大字。塔底四面各有10层阶梯式通道,塔座东西两壁和背面刻着刘志丹、谢子长等608名烈士的名字。纪念塔后,是一组反映当年陕甘边区工农兵英勇斗争的白色群雕。距纪念塔西北侧百米处,是修复的当年作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主席台的清音楼,也称荔园堡戏台。与清音楼相对的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荔园堡古庙,原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题写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横刻于门楣正中。进入大门就是南梁革命纪念馆展室。西展室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刘志丹、谢子长等烈士的题词以及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等烈士的生平简介和武器、马鞍等71件实物。北展室以文献、绘画、图片等展现了开创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宏伟画面。东展室四壁悬挂着方毅、马文瑞等37人对南梁革命纪念馆的题词。
我们党当时的工作环境决定了面向群众和求实开拓是我们存在的根本,是我们扎根的原因。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保证了红色政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战胜困难。从1932年3月寺村塬游击根据地的开辟直至1934年11月陕甘边南梁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的建立,陕甘边的革命斗争曾经历了一个曲折艰辛的发展过程。每当红军因受“左”倾错误的干扰,在革命战争中受到挫折时,刘志丹同志总是以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来领导部队,使战士们相信,困难和挫折是暂时的,胜利一定属于红军,他给战士们讲革命早晚一定能成功的道理,还生动的讲述了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增强了战士们必胜的信心。正是这种百折不挠坚守信念的信心和勇气才能成就我们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成就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和传奇。
在参观过程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话,“1935年,在陕北贯彻左倾路线的领导人搞肃反,提的材料都是莫须有的。他们决定逮捕刘志丹,信却落在刘志丹的手里,刘志丹看了以后,坦然自若,对送信的通信员说,‘你快把信送到军团部去,说我自己去瓦窑堡了。’如果他回来商量一下,局势会有变化。但是他单身匹马到了瓦窑堡,表现了对党的忠贞不二。”这段话是周恩来总理1970年3月26日在北京接见延安地区插队青年代表的工作座谈会上的一段讲话。我想这是南梁精神顾全大局的最好注脚,这个精神是南梁精神的传奇精华,是南梁精神的独特之处,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正是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意识成就了南梁的传奇,成就了中国陕北和延安,正因为这种对自己的放弃,对小我的牺牲的勇气,使得革命顺利进行,使这个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更加辉煌,陕北延安的火种越烧越旺,终至全国,使得中国革命梦起南梁。
我们向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献花圈,在革命烈士纪念碑面前重温入党誓词,重温革命先辈走过的路,观看南梁红色革命纪录片等形式,学习宣传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使我们整个身心都融入在红色文化之中。
6月9日我们又参观了六盘山革命圣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是毛泽东同志在翻越六盘山时写下山河壮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的所在地,使其名扬天下,彪炳史册。一九三五年十月七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为表露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并以陕北为革命根据地,以推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为目的的壮志雄心,豪情满怀的吟唱出歌谣一首:“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啊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此次警示教育活动回来以后,我一直深有感触。这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为我们的今天,产生点什么影响,又能够为我们的明天,带来些什么鼓励?我们必须对这种精神认真进行学习和发掘,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去践行它,顾全大局,牺牲奉献的意识是成就大事业的一个必备品质,只有有了功成不必在我的这种伟大胸襟,我们才能视野开阔,取得卓越成绩。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会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之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努力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工作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甘肃省地震局监测中心 徐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