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培训感触和心得
今年6月中旬,甘肃省地震局党办举办了党员培训班,本人作为支部委员参与了本次培训的整个过程,在室内能够认真听讲,做好学习记录。在室外参观地震台站和革命纪念馆能够遵守组织人员的安排,在参观时询问相关知识,与台站人员相互沟通;在参观革命纪念馆时认真听取讲解,同时拍照记录有用信息,以便参观后继续学习。
在本次培训结束后,为了更好的理解南梁精神的内容和实质,查阅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和六盘山长征革命纪念馆的相关知识,丰富了本次的参观学习内容。下面就对本次参观学习的内容和本人的感触和心得加以阐述。
南梁革命纪念馆,坐落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为了纪念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展游击活动、在此建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而修建的。南梁,西北高原的红色热土,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这里曾为共和国的诞生创造过历史性的辉煌。硝烟已去,留给我们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用鲜血铸就的红色印记。在参观过程中,映入眼帘的南梁精神十六字:面向群众,坚守信念,求实开拓,顾全大局。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境内的六盘山上,于2005年9月18日落成,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吟诗台五部分组成。通过参观纪念馆,可知纪念馆共有四个展厅,由 “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4部分组成,展示了红军长征中的上百件遗物、文物、图片资料,仿制了毛主席住过的窑洞等等,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3次经过六盘山区时的斗争历史以及六盘山儿女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建设家园的情景。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此次参观学习不仅仅是让我再一次接受了党的教育,更让我对党从建立、发展到成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使自己的党性更加成熟、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重温入党誓词,使我感到作为共产党的一员而自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永远不忘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继承南梁精神,就是面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把这些精神和实质贯穿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把南梁精神应用于实际中去。
既然选择了防震减灾事业,就是要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为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做贡献一份力量。
地震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力手段之一,但目前地震预报问题仍然是世界公认的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因此地震预报工作有很大的挑战性,苦乐并存,平凡中见伟大,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实开拓的创业精神,攻克地震预报的中一个个难题,一个个困难,把地震预报工作推向前进。在地震研究中要有创新精神,把地震预报工作与实际科学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地震预报的道路上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路和新突破。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顾全大局、爱岗敬业,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所收获。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防震减灾事业,既服务了社会,又充实了自己。
在实际工作中树立“震情”第一的理念,做到日程工作资料的跟踪和处理及时。按照工作要求认真完成。遭遇突发显著地震事件时,能够主动到岗,根据会商要求及时处理资料,严格论证,提出科学而又合理的地震会商意见。除了完成正常的日常工作要求,积极争取科研项目的申请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日常生活中,要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遵纪守法,生活简朴,生活习惯良好,作风正派,与人相处融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来诠释和继承南梁精神。
“南梁精神”是西北革命重要的精神源泉,对推动陕甘边革命、西北革命,乃至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在中国革命精神宝库中具有重要地位。
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不仅是过去战争年代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今天更需要,我将继续认真学习革命英烈为实现崇高理想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斗争精神,将南梁精神贯穿于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努力学习,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努力工作!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甘肃省地震局预报中心 程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