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聆听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地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地震安全保障。
江苏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尧兴表示,全国两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关键时期召开的,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六稳”“六保”总要求,把就业、民生、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对加强地震灾害防御,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坚决贯彻落实会议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福建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达表示,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贴民心、振士气,求真务实,凝心聚力。报告要求“加强洪涝、火灾、地震等灾害防御,做好气象服务,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作为地震工作者,我们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定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防震减灾工作,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科学谋划“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全面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勤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万字左右,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但报告直面挑战、实事求是、人民至上、重点突出,传递给全国人民以信心和力量。面对全球新冠疫情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党中央采取了8个方面90多项措施应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传递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次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报告通篇贯穿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是防控疫情、发展经济、稳企业保就业、防灾减灾救灾等,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推动发展。
一测中心党委书记齐福荣表示,认真收看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直播,聆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倍感鼓舞和鞭策。报告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这充分体现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报告要求“加强洪涝、火灾、地震等灾害防御,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作为一名地震人倍感责任重大,同时作为正处在转型升级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一测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增强了深化改革的紧迫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团结广大群众排除万难、共克时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防震减灾工作,圆满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辽宁省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任韩绍欣表示,在聆听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真切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过去一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稳步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历了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后,我们更有足够的信心战胜各种困难挑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一名党员,我将担当务实,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为辽宁省经济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陕西汉中地震台职工朱宣明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报告中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这是一种务实、负责任的态度。今年两会能顺利召开给我极大鼓舞,我将继续关注两会,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同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加深自己的认识,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