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宣传 >> 正文

强烈地震之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破坏

发布时间:2011-01-20 16:33:1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一次强烈地震之后,岩层一般不会立刻平稳下来,还会继续活动一段时间,把岩层中剩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紧跟着就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这就是所谓余震。不过,有的地震余震很少,有的则很多。持续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余震时间很短,有的余震可以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之久。

例如: 1945 年 9 月 23 日 河北滦县 6.25 级地震之后,余震延续了半年之久,到第二年春天才相对平息。 1976 年 7 月 28 日凌晨 3 时 42 分 河北唐山 7.8 级地震之后,当天就发生了两次强烈余震,震级分别为 6.5 级和 7.1 级。以后沿着宁河、唐山、滦县这一活动断裂带, 5 — 6 级左右,甚至更强的余震仍不断发生,如 11 月 15 日 在宁河东北发生一次 6.9 级地震,直至第二年 (1977) 春季,强烈余震仍然有所活动,至于 5 级以下的小震就更多了。

在国外, 1870 年希腊的一次地震延续三年,在这三年当中,一共发生了 750000 次震动。一般地说,余震总是逐渐减少、减弱,但有时也可能出现较大余震,并造成破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余震的震中不会距离主震震中太远,许多建筑物遭受主震冲击以后,虽然还未破坏,但已变得不大牢固。这时,如果再来一次较强的余震,尽管它的震级小于主震,而它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 1952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恩郡地震时,主震在贝克兹菲尔德遭受了彻底的摧毁。有时甚至是一次刚刚超过 3 级的余震,也能把一些房屋震倒。

因此,在主震过去后,对余震也要提高警惕,加强预测预防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1974 年 5 月 11 日云南昭通地区发生了 7.1 级地震,震后两次 5 级以上的余震,都因震前有了预报,虽然造成破坏,但人的伤亡很小。